菜根、菜叶、果皮……身价“涨”!变废为宝“闯”出大市场
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,目前,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.05亿亩,同比增加90多万亩,为保障秋冬蔬菜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。蔬菜产量大了,随之而来的“尾菜”,也就是新鲜蔬菜的残叶总量也不小,约占蔬菜总产量的三分之一。如何能减少蔬菜浪费?
眼下,山东日照莒县陆续进入秋笋采收季节。在芦笋大棚里采收上来的绿芦笋会第一时间送至收购点,经过简单分选修整后,一部分作为鲜菜直接送到附近的农贸市场、超市,还有一部分会送至加工厂,加工成速冻芦笋等产品,销售到国内外。而在收购点和加工厂的加工车间,记者看到了大量加工时剥落的芦笋老茎等废弃物。
采收、加工芦笋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。刚采摘下来的绿芦笋若不经过特殊处理,根部很快就会变老、纤维化,常温下两三天就会脱水变蔫。莒县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芦笋加工出口基地,绿芦笋出口量占全国70%以上。
企业负责人于发家介绍,绿芦笋营养丰富,他们加工制作的速冻芦笋罐头,在日韩、欧美等地区很受欢迎,但面对大量扔掉的芦笋尾菜,他看在眼里、疼在心里。
于发家表示,我们自己曾经尝试过,作为芦笋粉开发,但是由于这个口感粗糙、没有市场,也非常希望有关专家能帮忙给解决一下。
山东莒县一年产生4000吨“芦笋尾菜”
芦笋尾菜的大量产生和浪费,困扰着这些加工企业,也是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急需解决的难题。
一边是缺少利用技术,而另一边是寻找果蔬产后综合利用市场。2022年到2024年连续三年,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在山东多地展开“果蔬采后加工”试验示范。在门永庆的牵线搭桥下,科研团队和加工企业开始了尝试合作。
蔬菜加工后的下脚料,处理得当才能“变废为宝”。“芦笋尾菜”在处理时有含水量高、粗纤维含量高、易腐烂、难贮运、难打浆等特点。如何才能让有着丰富营养和经济价值的绿芦笋实现全价值利用?
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所长、国家果蔬贮藏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吴茂玉介绍,关键技术“变废为宝”,第一是快速脱水变原料,第二是蒸汽爆破增活性。他们采用蒸汽爆破技术,把活性成分从细胞壁中释放出来,多糖、多酚、皂苷等活性成分也显著提高,下脚料变身为高活性的功能性原料。
对于企业想尝试开发的芦笋粉,在科研团队的帮助下也成功圆梦了,实现了资源的全值化利用。三个“妙招”的使用,让“芦笋尾菜”利用有了质的突破。芦笋粉、芦笋面条、芦笋汁、芦笋茶等一系列利用“芦笋尾菜”所开发出来的产品,销往周边市场获得市场欢迎。
果蔬废弃物市场有多大 研究所里找答案
我国水果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分别达到3.27亿吨、8.28亿吨和4200多万吨,按照废弃物产出量30%计算,年产出量近3.6亿吨。传统的果蔬废弃物利用,除了做饲料、做生态肥,如何做成更具市场潜力的高价值产品?
这瓶绿色的粉末是科研人员长达20多年的技术攻关后,从苦瓜的尾菜当中所提取出的苦瓜浓缩粉,它目前作为食品原料,被广泛的运用在食品饮料和大健康食品当中。它可以改善食品原有的风味,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。目前,“苦瓜尾菜”的资源利用率已经达到了90%以上,而这项技术在国际上来说也很先进。
作为国家长期致力于果蔬采后、产后和综合利用的重点科研机构,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目前正在牵头组织制定《果蔬全产业链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导则》国家标准,面向行业广泛推广果蔬废弃物“变废为宝”的新理念、新技术和新模式。
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研究员马超介绍,在金针菇、西兰花等综合利用上做了很多探索。在果品的皮渣利用方面,比如苹果皮渣可以提取出来有很好抗氧化作用的苹果多酚,可以开发出一些功能性的保健食品,以及化妆品等,实现它的价值十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。
菜根、菜叶、果皮……这些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手扔掉的果蔬废弃物,在科研人员的研究下变身成为一个个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产品。除了实验室,研究所里还设有中试加工车间,解决了从实验室样品到企业产业化商品中间脱节的问题。截至目前,研究所已经对15种果蔬废弃物进行了研究和中试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或用户自行发布。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
本文地址:http://com.red/a/2626.html